最新动态

疫情一线,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2021-09-04

南京与扬州疫情逐步控制,但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还有一批队友依然坚守在一线,他们是苏大附一院门急诊医技党总支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王俊书记、党员赵大国同志、韦瑶同志及孔金丹医师。在疫情最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加入我院第一批援南京医疗队,自8月3日出发辗转南京汤山医院、扬州三院。截至目前,他们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抗疫战场上贡献一份力量。

党员冲锋在前,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身体力行的责任和担当。在重症病房,王俊书记作为省专家组成员,赵大国同志、韦瑶同志及孔金丹医师分别作为治疗组组长,对每个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时掌握,每天都有详细病情汇报及病例讨论。国家级、省级专家每日联合查房、即使风险再高也打破防护服的束缚,坚持行一切患者所必须的床边治疗及操作,确保每一个危重患者能得到规范的、精细化的救治。

炎炎夏日,厚重的防护服无疑对本就繁重的临床操作是一种极限挑战。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虽然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气管镜检查操作风险极高,但为了更好的气道管理,王俊书记坚持为机械通气病人隔天做一次气管镜。ECMO病人外出CT检查也毫不犹豫,病人身上重要管路多,机器复杂且精密,转运工程浩大,大家谨慎做好前期准备,制定详细方案和应急预案,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病人顺利完成检查,虽然来回短短15分钟,大家都已被汗水浸透。

病房除了各种繁重的临床工作,还有温馨的一个个小故事,一位老爷爷开始属于重型,当时高流量氧疗并间断无创呼吸支持,无法脱氧,国家级和省级专家以及医疗队治疗组一起讨论研究,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坚持鼓励患者戴着无创呼吸机俯卧位治疗,经过大家的努力,患者病情逐步好转。但是这位爷爷情绪波动大,总是担心老伴是不是安好,知晓了老爷子的心结之后,经过讨论和汇报,在评估患者病情后,特地安排他和老伴在同一病房一起治疗,最后患者病情好转,转入康复病区继续治疗。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省人民万众一心,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的各位同志第一时间集结抗疫,“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我科四位同志,其中三位为共产党员,两位为曾援湖北的抗疫英雄,此次乘风破浪,日夜奋战,坚守到最后一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面前,每一名党员,无畏生死,勇往直前,以担当作为践行医者仁心,将初心使命写在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共筑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