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医教协同

——苏大附一院2019年“临床教学周”圆满落幕


2019-08-23

为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提升医学人才培养内涵,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集中展示临床教学取得的优秀成果,表彰教书育人事业中涌现出的杰出教师,附一院精心筹划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临床教学周”活动。在学校和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医院各职能科室的关心支持以及广大教研室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本次教学周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8月20日,“临床教学周”闭幕式暨总结表彰大会在附一院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苏州银行零售银行总部总裁朱敏军,苏州银行民生金融部副总经理朱红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附一院党委书记陈卫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侯建全,党委委员、副院长方琪,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春忠,总会计师贲能富,党委副书记王海芳,副院长陈罡出席会议,医院处级以上干部、各科室、教研室正副主任、护士长、党政职能科室正副主任及党总支书记和受表彰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春洪主持。

  

会上,胡春洪副院长做了“临床教学周”系列活动总结报告。今年教学周既延续经典,也有创新特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有机融合的形式,内外联动、辐射面广,通过开展师生竞赛、研讨会、评选表彰、教学示范等系列活动突出活动宗旨、强化内涵建设、形成教学品牌特色。胡院长指出,开展临床教学周的初心是紧密围绕质量“生命线”,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为全院师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弘扬“百年医院、百年教学”的优良传统,营造上下重视、人人关心和参与教学的良好氛围,为医学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会议对苏州银行教学奖获得者和在教学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集体与个人共9个项目一百余人次进行了表彰。侯建全院长宣读表彰决定,获奖人员代表先后上台领奖。

  


会议最后,陈卫昌副校长发表讲话。陈校长首先对本次教学周活动在提高学院临床教学水平、激发全院教学积极性等方面的意义予了肯定,对各界的关心支持表达感谢,并对获奖人员表示祝贺,勉励全院教师树立榜样,更好履行附属医院教学职责。陈校长提出两点希望,一是不忘初心,坚持“四个回归”,切实抓好医学人才培养这一关系“健康中国”战略的大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重视对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的培育;二是全面推进医教协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一支既热爱教学又仁心仁术的人才队伍,通过完成“两个转变”,实现医教研包容性协调发展。

  


活动集锦

8月3日上午,第13届临床教学研讨会、标准化病人建设应用10周年总结会暨2019“临床教学周”开幕式隆重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学副院长李海潮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潘慧教授,以及苏州大学医学部党工委邹学海书记,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徐广银教授,医学部副主任、药学部党委书记龚政主任,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春洪教授等出席仪式。苏州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苏州大学医学部职能科室负责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传染病医院、附属张家港医院等12家兄弟单位领导,SP志愿者,附一院骨干教师、兼职班主任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助理李明主持。

  

开幕式后,第一临床医学院一年一度的临床教学研讨会如期举行。研讨会聚焦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注重向国内名校学习。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潘慧教授首先以《标准化病人(SP)培训及应用体系的建立和思考》为题开展讲座,从SP的概念和进展、PUMCH的SP教学发展、SP在OSCE中的应用、协和SP大事记、标准化病人培训流程等方面出发,结合北京协和医院SP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详细地介绍了SP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学副院长李海潮教授对标准化病人(SP)案例编写展开授课,生动形象地介绍了SP的临床实践应用、脚本编写的原则和技巧、评分标准制订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脚本使用的注意事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教授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为题开展主题报告,从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附一院于2009年启动SP队伍建设计划,在运行十周年之际,举办了SP建设应用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会议由临床教学办公室孙书方主任、李晓平副主任主持,附一院临床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规培生、兄弟医院教师代表以及SP志愿者参加会议。会上,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助理李明主任做了题为《标准化病人教学队伍建设10周年应用思考》的报告。随后,对有突出贡献的SP志愿者进行了表彰,颁发了“教学奉献奖”、“教学服务奖”和“最佳组织奖”。在教学示范环节中,张方芳、孙云娟、周靖老师及学生和SP参与的8人教学团队在仿真病房环境中展开了一次心内科教学查房,业内专家针对这次教学查房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随后上演了由邵新宇、高楠老师编排指导,医学生和SP参与表演的医患沟通情景剧。两场SP参与的教学活动,充分展现了医院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SP的专业精神。

  

作为“临床教学周”开幕后的第一赛,也是传统项目之一,8月5日下午,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十四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暨苏州大学第十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选拔赛如期举行。苏州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王晓东院长作为特邀评委出席,我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胡春洪副院长、刘志华主任、郑世营主任、徐晓主任等内外科资深专家,以及校竞赛二等奖获得者胡天燕老师和学生代表钮靖歆同学等担任评委。教研室管理人员、青年教师以及新职工参加观摩,比赛由临床教学办公室主任孙书方主持。经过一轮预赛,共有来自不同教研室的12名选手脱颖而出。决赛评分项目由教案、现场授课和教学反思三部分构成。经过激烈角逐,评委们针对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和教学反思等6项指标进行全面考核评分,最终心血管病学教研室胡珺婷老师、普通外科学教研室张伟刚老师技高一筹,斩获一等奖,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参加校级比赛的入场券。

作为两届“临床教学周”的重头戏,师生协力临床技能竞赛受到了广泛关注。8月7日下午,共有内科、外科各4支代表队在学术报告厅布置的模拟赛场中激烈“开战”。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院党委书记陈卫昌,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春洪等出席比赛开幕式,院长助理李明、临床教学办公室主任孙书方共同主持比赛。本次竞赛采用赛道式,内科和外科各2条赛道同时进行,每条赛道分设四个赛站,带教老师、规培医师和实习生混合编成“铁三角”队,不仅考验了教学传帮带水平,还培养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也促进了学员之间的切磋学习。裁判长吴德沛教授领衔的9人裁判组,以严谨专业的评判视角,全面评判参赛队员的临床思维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经过2个小时的较量,各路强师劲旅过关斩将,最终消化内科、骨外科分别摘得内外科组桂冠。

        8月8日下午,教学周活动的另一个主角——实习生上演了一场知识的头脑风暴。经过教学办和兼职班主任精心策划和组织,附一院实习生组成“龔璽龘队”、“四个核桃队”、“亚甲蓝队”和“医心医毅队”四组战队。比赛一开始,参赛队员和各自亲友团同学纷纷高喊战斗口号加油助威。必答,抢答,综合分析,附加题……,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医学名词、一件件经典的临床案例纷至沓来,烧脑又烧心,四组战队你争我夺,比分一度胶着,在最紧张的抢答环节,不断出现“会的抢不到,抢了又中计”的场景。主持人王海鹏老师诙谐幽默又专业严谨的主持风格巧妙缓解场上紧张气氛,互动环节中场上场下互动答题在台下亲友团中掀起高潮,高楠、陈成、朱巍巍、宋心雨四位评委老师精彩详实的点评使全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经过激烈较量,最终“医心医毅队”力压群雄,勇夺冠军。知识竞赛为实习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检验并巩固医学知识、锻炼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交流的舞台,各参赛队伍的精彩表现展现出了附一院实习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敏捷的临床思维水平、默契的团队合作和绚丽的青春芳华。

教学周期间,附一院口腔医学系、放射诊断学教研室分别组织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和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医学部职能科室领导、基础医学院教师、附一院教研室主任、秘书、教辅人员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会,共商教育教学,促改革、谋发展,力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打造专业品牌特色,为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出谋划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附一院临床教学将继续围绕质量这一医学教育的“生命线”,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提升教育内涵,进一步落实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的战略,着力培养“会思考、会学习、有创造力和适应未来变化”的卓越医学人才,抒写“新医科”时代教书育人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