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附属无锡九院党委书记芮永军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


2025-06-27

6月24日,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芮永军获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使命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运用榜样力量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展示全省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2023年3月起,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共同组织开展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按照从严把关、优中选优原则,经过严谨规范工作程序,决定授予45位同志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芮永军,中共党员,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党委书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国之名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卫生领军人才等荣誉。

扎根乡村医院,小基层闯出大作为

1988年,芮永军大学毕业,由于表现出色被市级医院看中,但偏偏被正在四处“招兵买马”的无锡市郊一所乡镇卫生院“抢走”,从此踏上了手外科学术追求的“不归路”。当时的医院条件很简陋,只是租用了一个楼层。芮永军在工作中迫切感受到技术的重要性,主动申请赴上海、香港等地知名医学院深造,并成为无锡市卫生系统第一个自主培养的全日制医学博士。学成后,不少上海大医院极力挽留,但是他毅然选择回到无锡,决心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家乡。从普通基础疾病救治到断指(肢)再植接活,对于一所乡镇医院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对因事故致残的患者而言却带来了生命全新的希望。芮书记深知断指(肢)再植手术既是一项精细活,从转运、接诊、诊断、手术到康复,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分毫不差;同时又是一项角逐赛,肢体再植黄金时间仅有6小时,每一步都必须争分夺秒。

围绕提升骨科品牌影响力和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芮永军37年如一日,注重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管理等全要素提升,推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在诸多领域实现全省、全市“零”的突破,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专科医院逐步成长为集医疗、保健、预防、急救、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2022年,无锡九院成功创建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2年后,又获批“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恪守“拒绝”原则,小手术映出大医德

芮永军在行医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但是他始终恪守“拒绝”原则:拒绝轻易说出“截肢”,拒绝随意放弃救治。他认为坚守医德和钻研技术同样重要,作为医生要和患者将心比心,断指(肢)患者的治疗只有一次机会,决定患者一辈子命运的权力掌握在医生手中。时间是断指(肢)再植存活的关键,他联合无锡市爱心车队建立了来锡治疗的“保肢绿色通道”,自己则放弃休假、压缩会议,尽可能把时间留给患者。

创伤救治往往面临的是危重且复杂性损伤患者,需要在保肢与保命间艰难抉择,截肢往往是最稳妥的生命保全方式,但形成的伤残却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能让患者重返家庭和工作岗位,芮书记竭尽所能地钻研医疗技术、突破生命禁区,一次次地挑战自我,寻找最佳方法让患者的身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创造了许多“枯木逢春”的医学再植奇迹,提升生命质量,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以更积极的心态拥抱未来。

胸怀慈济之心,小细节折射大奉献

芮永军不仅仅在业务上专注于病患的治疗和康复,一些医患中的小细节也牵动着他的心。他桌上有一个装满喜糖的罐子,每次遇到因疼痛或者害怕就医而哭泣的小朋友,芮永军就摸出一颗糖,给他们一些安抚和慰藉;发现不少受伤的病患往往独自在异地打工,住院后没有家属陪同,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他就带头解决他们的一日三餐;面对医患矛盾,芮永军也有自己的绝招,他深知每位患者都求医心切,只要全心全意对待他们,就能避免医患矛盾。

他注重医术和医德的传承,骨科细分10个亚专科,组建27个诊疗组,每年有100多名医生来院进修委培,无锡九院成为全国知名的骨科专家摇篮。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的骨科技术保持江苏领先,迈入全国前列,每年有10万余名外地病患慕名而来寻找生命的希望。

芮永军从医以来,始终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我之悬壶问世,志在济世活人,不为求名逐利,唯愿以一生所学救助病患”,扎根基层医疗37年,将一座普通的乡村医院发展成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知名骨科医院。除了医院的行政管理,他把所有精力倾注在对创伤救治的研究上,一直坚守在门诊和手术一线,用医德赢得广大患者的尊重。



附属无锡九院/医院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