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附属医院共有27个学科进入前100强!
2019年12月1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与2018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礼堂举行。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覆盖全国1660家医院,此次发布综合和29个学科前100位医院排名。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名列综合排名前3位,在本年度排行榜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表现亮眼,排名升至第29位,比去年的排名上升1名,省内排名第2位,其他附属院也取得较佳成绩。

据悉,本次学科科技量值,涵盖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等共29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及部分三级学科。其中,我校附属医院共有27个学科进入前100位,血液病学、心血管外科学、骨外科学、神经外科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护理学、胸外科学、心血管病学、变态反应学、肿瘤学、皮肤病学、消化病学、妇产科学、结核病学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50,血液病学、心血管外科学、骨外科学、儿科学、神经外科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更是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20,充分展现了我校附属医院的科研实力。具体见下表:
全国综合排名 | |||||
排名 | 医院名称 | 科技 产出 | 学术 影响 | 科技 条件 | 量值 |
29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97 | 7.42 | 7.72 | 30.11 |
江苏地区综合排名 | |||||
排名 | 医院名称 | 科技 产出 | 学术 影响 | 科技 条件 | 量值 |
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97 | 7.42 | 7.72 | 30.11 |
医院学科TOP100排名 | |||||
排名 | 医院名称 | 科技 产出 | 学术 影响 | 科技 条件 | 量值 |
心血管病学 | |||||
2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01 | 8.69 | 3.54 | 23.24 |
7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7.3 | 4.03 | 2.2 | 13.53 |
呼吸病学 | |||||
54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98 | 5.07 | 7.45 | 24.5 |
92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0.09 | 4.91 | 6.76 | 21.76 |
结核病学 | |||||
49 | 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 9.64 | 19.23 | 12.71 | 41.58 |
69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51 | 19.1 | 12.71 | 41.32 |
消化病学 | |||||
39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0.8 | 6.11 | 8.19 | 35.1 |
血液病学 | |||||
4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6.58 | 15.12 | 20.44 | 62.14 |
6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0.37 | 3.84 | 6.93 | 21.14 |
81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8.69 | 3.84 | 7.5 | 20.03 |
肾脏病学 | |||||
5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7.11 | 3.92 | 8.99 | 30.02 |
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 | |||||
5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59 | 4.54 | 8.85 | 26.98 |
7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2.22 | 5.08 | 8.3 | 25.6 |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 |||||
18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24 | 17.35 | 7.95 | 35.54 |
64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0.37 | 11.04 | 7.44 | 28.85 |
变态反应学 | |||||
30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2.4 | 23.82 | 23.97 | 70.19 |
4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23.95 | 23.08 | 21.31 | 68.34 |
传染病学 | |||||
9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89 | 3.32 | 7.78 | 19.99 |
普通外科学 | |||||
68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2.83 | 5.3 | 14.75 | 42.88 |
8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20.65 | 6.22 | 12.96 | 39.83 |
99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20.67 | 5.3 | 12.6 | 38.57 |
神经外科学 | |||||
14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2.8 | 7.77 | 6.33 | 36.9 |
2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8.91 | 11.28 | 4.54 | 34.73 |
8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7.97 | 3.73 | 5.19 | 26.89 |
胸外科学 | |||||
2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31 | 12.91 | 24.37 | 51.59 |
5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0.23 | 12.91 | 23.26 | 46.4 |
心血管外科学 | |||||
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9.02 | 24.21 | 10.67 | 63.9 |
泌尿外科学 | |||||
5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4.63 | 14.63 | 23.89 | 53.15 |
59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51 | 14.63 | 24.46 | 52.6 |
6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2.89 | 13.88 | 25.32 | 52.09 |
骨外科学 | |||||
1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2.21 | 17.07 | 16.86 | 56.14 |
5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2.47 | 6.49 | 12.51 | 31.47 |
烧伤外科学 | |||||
76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9 | 10.62 | 21.79 | 46.31 |
整形外科学 | |||||
6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5.49 | 12.08 | 19.81 | 47.38 |
妇产科学 | |||||
4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1 | 7.8 | 10.11 | 31.01 |
6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8.67 | 11.2 | 9.55 | 29.42 |
儿科学 | |||||
14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2.31 | 21.62 | 5.79 | 49.72 |
眼科学 | |||||
9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5.84 | 3.28 | 6.59 | 15.71 |
99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75 | 3.28 | 6.59 | 15.62 |
皮肤病学 | |||||
37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9.28 | 17.27 | 10.14 | 46.69 |
88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5.58 | 16.51 | 10.14 | 42.23 |
神经病学 | |||||
1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3.9 | 11.89 | 8.77 | 34.56 |
5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75 | 3.51 | 8 | 24.26 |
98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45 | 5.75 | 7.12 | 20.32 |
精神病学 | |||||
58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84 | 7.25 | 10.22 | 28.31 |
84 | 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 (苏州市广济医院) | 12.16 | 5.77 | 9.31 | 27.24 |
87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1.92 | 5.94 | 9.31 | 27.17 |
急诊医学 | |||||
57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1.23 | 15.71 | 16.84 | 53.78 |
87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6.22 | 16.19 | 17.05 | 49.46 |
9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5.55 | 15.71 | 17.59 | 48.85 |
肿瘤学 | |||||
3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88 | 3.49 | 8.87 | 25.24 |
8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7.25 | 3.1 | 7.26 | 17.61 |
护理学 | |||||
2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99 | 26.71 | 23.07 | 61.77 |
(以上数据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整理)
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STEM)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指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以完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为宗旨,创新性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构建多元长效的分类评价体系。STEM概念于2018年首次提出,它是围绕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创新活动全链条的综合测算值,是国家衡量医学科技进步的标尺,是机构衡量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量尺,代表机构科技综合实力水平,是机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
2018年度中国医院STEM沿用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其中,科技产出维度包括期刊论文、专利和标准以及论文引用等方面;学术影响维度包括科技奖励、杰出人才和团队以及学术任职等方面;科技条件维度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等方面。
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中国医院STEM立足当前实际应用,以“科学、客观、缜密、公平”为原则,创新性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借鉴国内外科技评价经验并结合医院、医学院校实际,构建中国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量值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医院STEM和医学院校STEM对医院和医学院校的科技创新力进行评价,特点主要体现在聚焦科技综合实力、突出医学特征、注重研究质量及影响、强调成果转化、鼓励科研合作,以及倡导科研诚信等方面,2019年(2018年度)我校附属医院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的上升是附属医院整体科研实力和各学科综合发展的体现,是近年来学校贯彻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全体附属医院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