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神经外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同时向全国神经外科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4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发布了全国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遴选结果,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成功荣选全国首批“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全国仅50家)。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始建于195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脓肿、脊髓肿瘤、先天畸形等手术的单位之一。1981年11月,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在全国授予的硕士、博士点。在鲍耀东、杜子威、惠国桢、周岱、朱凤清、张世明等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已成为卫生部华东地区首批进修医师培训基地(1982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1997年)、江苏省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3年)、苏州市临床医学中心(2015年)、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共建单位(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2019年)、首批认定的国家级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单位。
在科室主任王中教授的带领下,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圆满完成了苏州市医学中心和江苏省医学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不仅是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委单位,也是江苏省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神经外科所有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严格做好常态化防护,和衷共济,为抗疫贡献涓滴之力。同时坚持医教研齐头并进,全面推进神经外科发展和临床医师人才队伍建设,为科室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将立足苏南辐射周围省市,通过开展远程、面授、基地进修、手术带教、科学研究等研修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神经外科专科人才。
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充满挑战的“十四五”建设正全面开展。相信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只争朝夕,砥砺前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神经外科专科的能力建设,提升神经外科队伍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推广特色技术,扩大专科影响力,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定将进一步展现发展韧性,拥有更广阔的天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苏大附二院神经外科是国家神经外科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核集团临床重点学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江苏省教科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科室以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为特色建立了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技术体系,从术前评估、入路设计、模拟手术疗效验证、手术适应证确立、手术器械改进、手术技能阐明、专家共识达成等多方面解决了技术发展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攻克动脉瘤急性期手术、复杂动脉瘤夹闭、高难度肿瘤切除等锁孔手术难题。这种精湛的微创技术以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再出血和感染率低及医疗费用少等优点造福了广大患者。科主任兰青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专家共识》、《国际微创神经外科学会锁孔显微手术专家共识》,出版《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学》专著,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的发展。同时,科室也较早成立了脊髓脊柱亚专业组,将微创理念用于脊柱脊髓神经疾病手术。
此外,科室在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上特色发展:通过精准手术改善胶质瘤患者预后;通过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提高胶质瘤的分子外科疗效;构建了3D生物打印胶质瘤模型,以提高化疗及放射治疗敏感性检测准确率;开展了TIL、CarT细胞免疫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研究;于核技术应用领域创新研发新型硼药,有望用于胶质瘤的精准靶向硼中子俘获治疗。
由兰青主任牵头的锁孔手术学习班已在全国各地举办21届,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锁孔手术的广泛应用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苏大附二院神经外科也将以此次荣选全国首批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医院神经外科在全国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锁孔微创手术技术的引领示范作用。
(附一院、附二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