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创新争先,今年4月,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报请中央批准共同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据中国科协负责人介绍,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2017年5月,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人社厅和江苏省国资委共同开展了江苏省首届“创新争先奖”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0个省“创新争先奖”团队、20名省“创新争先奖”奖章获奖者、40名省“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5月25日,为隆重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中科院南京分院共同举办,以“投身创新争先,融入‘两聚一高’”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29届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会上,表彰奖励了在创新争先行动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医院血液学科入选省“创新争先奖”团队,获颁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牌,这是对医院血液学科建设的高度认可。

苏大附一院血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拥有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和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研究平台,2016年门诊人数近10万例次,出院患者12000余例,其中外埠患者接近80%,开展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591例,规模居于国内血液学科前列。2016年,吴德沛教授领衔的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血液学科连续6年位列第四,平均声誉值较前提升。2016年吴德沛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孙爱宁教授当选全国委员,陈苏宁教授当选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江苏省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中,医院血液学科成绩斐然。阮长耿院士领衔的血液学科获选为“血液病学临床医学中心”,吴德沛教授获选“医学杰出人才”,血栓和止血重点实验室获选为“医学重点学科”,陈苏宁、唐晓文、韩悦、徐杨、薛胜利、吴小津获选为“医学重点人才”和“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在“十三五”学科建设中,在阮长耿院士和吴德沛教授的带领下,学科将立足于国家卫生、科技的战略需求,继续围绕“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优势研究方向开展协同攻关,进一步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提升苏州血液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