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常沪专家联手巧除外籍友人胸内“大石” ——记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首例常医专科联盟手术


2017-08-11

“胸口碎大石”这样的场景常出现在影视剧里,巨大的石头压在胸前,那感觉除了憋闷的不爽外,更多的是担心抡锤的人一击不中伤到自己,“胸口碎大石”考验的是抡锤之人的技巧,更考验表演双方对彼此的信任。最近,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顺利完成了一台常医专科联盟手术,常沪专家联手为一名外籍友人切除左纵膈内占位肿块,其过程比“胸口碎大石”更为惊险,目前这位友人已康复出院。

这位外籍友人是常州市某企业聘请的工程师,在5年前常规体检的时候,发现左上纵膈有一肿块占位,考虑是畸胎瘤,因他没有胸闷、心悸、咳嗽、咳痰等症状,就建议他跟踪随访。这5年来,这位外籍友人就怀揣着这块“石头”到处奔波,只要出差到某地后就上当地医院就诊咨询,得到的结果也是随访。大概是2年前,他隐约感觉左侧胸部有疼痛感,最近痛感明显加重,就到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国际诊疗部就诊,行CT检查发现其左纵膈占位明显增大,接诊医师医院胸外科主任杜俊峰就建议他行手术治疗。

“一般良性畸胎瘤如果没有明显的占位症状,不压迫周围组织就建议保守治疗,定期随访,如果出现局部压迫症状,或者明显增大,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恶变的可能,这个时候就要手术治疗了。”杜俊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到。

这位外籍友人在来常工作前,一直生活在上海,当他听说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与上海胸科医院是联盟单位时,就选择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8月5日,医院胸外科专家和上海胸科医院专家联手为他切除位于左纵膈肿瘤,该瘤体位于患者左侧前中纵膈内肿块主体紧邻心脏及主肺动脉窗、左下肺静脉,周围包裹着血管和神经,手术过程中,稍微不慎就有可能伤及血管、神经而引起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历时2小时21分,两地专家完整地切除大约15*10*7的肿块。术后病理显示患纵膈内的肿块是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其实性中心区域已经部分类癌变。由于手术切除及时并且完整切除,患者术后不需要进行放化疗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即可。

据悉,常医专科联盟是常州卫生计生委今年卫生惠民中的举措之一,也是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有效形式。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与上海胸科医院是联盟共建单位,该例手术是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首例涉外手术,也是专科联盟成立以来两地专家携手完成的首例手术。术中,两地专家配合默契,齐心协力为患者摘除了胸中“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