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2日,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糜菁熠副院长风尘仆仆赶往北京,参加第一届美国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国际运动医学与骨科学术研讨会,并作为江苏省两位医学领域专家之一被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特聘为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次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共聘请40位(国际2位、国内38位)医学专家作为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们都是来自各个医学领域的佼佼者,分别由研究运动医学相关领域的骨科、内科、眼科、五官科、康复科、护理、麻醉、影像等各领域专家组成。同时,中国国家女排主教练郎平作为特邀嘉宾亲自参加研讨会。


糜菁熠副院长与基金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教授

糜菁熠副院长与基金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健全教授
作为其中的一员,糜菁熠副院长主要负责上肢运动医学板块领域研究,志在与我国其他医学领域专家一同坚持白求恩”救死扶伤”的基本原则,运用自身优质医疗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医疗救助,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糜菁熠副院长介绍: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其目的在于:1、促进学科综合的全面发展,不仅为运动员服务,更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由运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多学科交叉提高。2、对偏远、相对欠发达地区,特殊人群给予公益关怀,对偏远、欠发达地区免费、义务培养医务工作者,使他们更好为当地服务。3、凝聚各行业专家,开展有质量、高水平、有实效的公益项目和活动。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事业中。运动损伤已不仅常见于专业运动员,普通人群中运动型伤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本次研讨会由芝加哥大学骨科、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联合举办,重点围绕运动损伤的防治和高水平运动员的保障展开学术讨论。郎教练多年来与运动医学结下“不解之缘”,运动医学专家们为中国女排在奥运争光道路上保驾护航,她从教练和运动员的角度阐述运动医学在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运动医学是目前在骨科领域发展最快、需求最迫切的专科,医院骨科近年来在运动医学专业领域不断探索,交叉互补,运动医学学科在手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足踝外科、康复科的融合中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临床诊治经验。医院将不断引进和创新,使国内外运动医学的最新成果能更多实实在在地惠及相关运动员和普通老百姓,积极开展医疗、健康教育。站在国家一级公益基金会的专业化平台上,医院将能更好地推动运动医学学科快速发展和开展惠民的公益项目。(无锡九院宣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