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全省卫生健康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卫生健康科教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苏卫科教〔2022〕11号)和《关于印发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建设指引的通知》(苏卫科教〔2022〕4号)要求,以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医疗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为重点,结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研究型医院建设方案。
2022年8月31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公布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名单的通知》(苏卫科教〔2022〕12号)。经专家评审,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被认定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全省共10家),附属第二医院被认定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全省共4家)。
研究型医院的功能定位是面向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新医学知识和新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在医药创新能力、医学人才培养、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我省临床研究、技术创新的领头雁和重大疑难疾病诊疗中心,引领全省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方向。研究型医院的职责任务是以解决人民健康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临床、教学与科研融合,聚焦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组建临床研究中心,瞄准破解“卡脖子”难题,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统筹医疗机构临床研究相关资源,协调各科室、各部门紧密合作、无缝衔接,形成疾病诊疗、临床研究、药物试验、人才培养、综合保障一体化的研究体系,有效组织和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
据悉,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卫生健康科教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设10所左右省级研究型医院、30个左右省级医学创新中心、50个左右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取得一批重点领域重大科研标志性成果。《方案》明确,省级研究型医院要在国家级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平台上有新突破;牵头开展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和新药、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产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新技术、疾病诊疗指南、行业标准等标志性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或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医学前沿技术应用和服务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省级医学创新中心须有明确的临床研究方向、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生物样本库,研究制定不少于3项国家级水平的疾病诊疗标准、技术规范或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