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重磅!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平台在苏大附一院正式上线!


2021-07-17

为进一步深化临床研究以推动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7月15日上午,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平台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正式上线!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附一院党委书记陈卫昌,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附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方琪,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戴克胜,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血液研究室主任陈苏宁,附一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统战处处长范嵘,附一院信息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程思民出席此次发布会。发布会由方琪副院长主持。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平台是目前病种最全、系统性最强的血液病数据库,填补国内空白,将为血液系统疾病领域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抓手,为提高全国患者诊疗和预后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路,为国家推进血液系统疾病建设提供有力参考!

  


吴德沛主任首先代表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各方的支持和出席表示感谢。他提到,临床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医疗大数据,把临床繁杂的数据转化成可及、可用的结构化、标准化、自动化数据是提高医疗质量、节约人力资源,实现疾病普查、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石。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的系统性、病种最全的血液大数据平台建设,涵盖了六大类几乎所有血液领域疾病。我们将继续砥砺奋进、团结协作,聚焦关键问题,整合全国血液病临床资源,制定战略规划,实施区域协作,产生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我国血液病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

 

   

      陈卫昌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恶性血液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深入的大数据挖掘和应用,无论对临床、科研、管理,还是对患者服务、药物研究,都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数据的类型和规模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因而,如何高效使用医疗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医疗发展的战略高地,大数据平台建设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数据平台的建设对医院建设也有重要促进意义,有助于医院推进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挖掘历史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分层处理减少资源消耗、实现数据标准统一等。此次血液大数据平台的发布,也为医院其他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标杆。

 


随后,与会嘉宾共同上台为大数据平台上线启动并合影。

 


医渡云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闫峻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作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持单位,通过协助医院整合院内的各临床、科研、生物等信息系统数据,建成了以血液科为主体的血液系统疾病6大专病库和NCRC主中心平台,最终构成血液病患者全生命周期诊断、治疗、随访大数据中心。下一步将与苏大附一院携手进行多中心拓展建设,全面开展各项医学科研,实现价值导向的精准医疗惠及每一位患者。医渡云高级副总裁李继刚为在场嘉宾进行了数据平台介绍及系统演示。

随后,方琪副院长和吴德沛主任接受了媒体采访。方院长表示,苏大附一院始终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方向,坚持优势学科引领的整体发展,通过人才引领和完善机制巩固创新成果。医院还将进一步加强整体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构建衔接紧密、转化顺畅、协同整合、服务基层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医学领域的创新突破和普及推广。吴主任提到,中心获批后,为便于中心建设的顺利发展,依托医院管理,快速构建了综合办公室、生物样本库、大数据中心、项目管理部4个中心支撑平台。积极推动多中心合作,协助协同单位获批各自省级分中心,构建全国性的血液病研究网络。同时,加强与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的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联合研究院,促进血液病领域的转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包括发病新机制、诊断新技术和免疫治疗新产品,研究论文发表于在领域内TOP期刊,并制定了相关指南。

 


据悉,苏大附一院此次上线的大数据平台包含造血干祖细胞肿瘤数据库、成熟淋巴细胞与浆细胞肿瘤数据库、骨髓衰竭综合征数据库、红细胞疾病数据库、出凝血疾病数据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数据库等六大数据库,基本涵盖血液系统疾病所有病种。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旨在围绕国家中心的具体需求,搭建涵盖临床、实验室、影像和标本管理数据的汇交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层治理分析和结构化,从而建成数据库、标本库和科研项目管理三位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该系统未来还将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信息化管理,更及时的获取患者信息并进行干预,从而造福患者!